
从“十分便利”到“十分亲切”:十分嘉便利店如何成为社区的“暖心客厅”?
2025-08-20
在便利店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,品牌们绞尽脑汁在商品差异化、数字化升级上发力。然而,有一个最原始却最强大的武器,常常被忽略——亲和力。对于扎根于社区、服务固定客群的十分嘉便利店而言,与其追求“十分”的科技感,不如夯实“十分”的人情味,将“亲民”从一句口号,内化为品牌最核心的竞争力,让自己从冰冷的零售终端,转变为充满烟火气的“社区暖心客厅”。
一、情感亲民:让“熟人社会”在店内重生
便利店是现代社会的缩影,但十分嘉可以反其道而行之,重新塑造一种邻里守望的温暖。
1.有温度的服务,而非流水线的操作:鼓励店员记住常客的称呼和习惯(“王阿姨,今天还是拿这款酸奶吗?”、“李哥,早餐套餐不要沙拉酱对吧?”)。一句热情的问候,一次耐心的帮忙寻找商品,其价值远胜一次机械的折扣。培训店员不仅是员工,更是“社区管家”,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,如临时看下物品、代收快递(非标服务需规范)、提供针线包等。
2.打造“社区信息栏”:在店内开辟一角,不用于商业广告,而是成为社区信息的集散地。允许居民张贴寻物启事、宠物寻主、家教推荐、二手物品置换等信息。这个小举措成本极低,却能瞬间拉近门店与居民的心理距离,让十分嘉成为社区的公共信息枢纽,传递互助的善意。
二、商品亲民:紧扣“家常”与“实在”
亲民的核心是提供高性价比、符合日常所需的产品,让顾客觉得“这里懂我”。
1.主打“家庭厨房”概念:针对社区家庭主妇、老人的需求,强化生鲜食材、调味品、奶制品、鸡蛋、粮油等基础品类的丰富度和新鲜度。引入本地知名的早餐品牌(如包子、豆浆)或与周边小作坊合作,提供新鲜、地道的半成品和熟食,让十分嘉成为家庭餐桌的可靠补充。
2.设立“实惠专区”:定期推出一些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折扣、捆绑蔬菜特价包、自有品牌的超高性价比单品等。这个专区要显眼,宣传要真诚,明确告诉顾客“为您省钱”,而不是藏着掖着。这种坦诚会赢得巨大的信任感。
3.引入“乡味”特产:根据社区住户的构成,适时引入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零食或调料,满足特定人群的思乡味蕾,让他们产生“在这里能找到家乡味道”的归属感。
三、体验亲民:营造“可以坐下来”的松弛感
便利店的“便”不应是匆忙,也可以是便捷的放松。
1.开辟一小块“休闲区”:哪怕只有一两张桌椅,也能极大地提升体验。让买早餐的上班族可以坐下吃完再走,让买菜回来的阿姨能歇歇脚,让放学的孩子有个吃零食的小角落。这个区域的存在,本身就是一种“欢迎停留”的亲民姿态。
2.策划“小而美”的社区活动:周末午后,在店门口组织一次儿童涂鸦比赛;端午节,办一个包粽子体验;夏天提供免费的凉茶。这些活动不追求多大场面,重在参与和互动,能极大地增强社区居民的粘性和好感,让十分嘉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发起者。
四、沟通亲民:说“人话”,办“实事”
抛弃冷冰冰的官方话术,用邻居朋友的方式与顾客沟通。
1.建立“有灵魂”的社群:门店微信群里,不应只有促销广告。可以分享天气提醒、停水停电通知、美食小贴士,甚至店员们有趣的日常。让社群“活”起来,成为一个有温度的线上社区。
2.倾听与反馈:设立“老板留言簿”或线上渠道,真诚征集居民的意见(“大家希望我们增加什么商品?”、“对服务有什么建议?”),并对采纳的建议予以公示和感谢。让顾客感觉自己是门店建设的参与者,而不仅仅是消费者。
十分嘉的“十分”,最终应体现在“十分的用心”、“十分的温暖”和“十分的信任”上。亲民战略,是一场关于“心”的竞争。它要求品牌俯下身段,真正融入社区的肌理,关注一餐一饭的需求,珍视一言一笑的互动。当十分嘉便利店成为那个不仅能买到商品,还能感受到问候、帮助和归属感的地方时,它便超越了商业的范畴,成为了居民生活中一个“十分亲切”、不可或缺的温暖存在。这,才是它最宽阔的护城河。